
老年人如何進行心理調適?
1.客觀認識疾病
通過官方媒體了解準確信息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盲目樂觀或恐慌心理。
2.疫情期間避免不必要的外出
與家人共同學習疾病防治知識,關注家人的身心健康。
3.制定健康生活時間表
保持規律作息,每天在家中做運動,也可以與家人一起下棋、做游戲。
4.接納排解負面情緒
通過向家人傾訴、放松訓練等方式排解負面情緒。如果得不到改善,要及時通過心理援助熱線等尋求專業幫助,必要時到醫院就診。
5.做好個人防護
若出現發燒等疑似癥狀,冷靜對待,必要時到醫院就診。

家長如何引導兒童進行心理調適?
1.讓孩子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
合理安排學習、娛樂和居家運動,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。
2.保護孩子免受過多負面信息干擾
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年齡段告知必要信息,樹立會戰勝病毒的信心。
3.家長應保持情緒穩定,保障兒童內心安全感
4.家長宜多陪伴兒童
多讀書、講故事、做親子游戲。如孩子出現煩躁不安、焦慮恐懼等情緒,可以多撫摸、擁抱、陪伴入睡,通過增強親子關系重建安全感。
5.對于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,不回避、不批評、不忌諱
包括疫情、疾病、死亡等問題,家長要保持溫和耐心的態度,根據兒童的年齡和理解力給予適宜的回答。

青少年如何進行心理調適?
1.保持情緒穩定。
避免長時間閱讀或討論負面信息,負面信息會讓人處于消極情緒中。
2.保持健康生活作息。
早睡早起,半夜不要沉迷手機;保持健康飲食,探索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。
3.保持課內課外學習。
按照學校要求認真參加網絡課程學習。
4.提高信息判斷能力
不要僅看信息表面,而要根據發布方的公信力、信息的邏輯做出鑒別判斷,避免受謠言誤導。
5.維護人際支持
通過遠程方式與不能見面的家人、朋友、同學保持積極聯系。情緒波動時可與親友傾訴。

孕產婦如何進行心理調適?
1.合理安排生活
盡量不外出,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,學習孕產期相關知識,做適當的家務和運動,增加生活掌控感。
2.避免信息過載
查看權威資訊,避免過度恐慌和緊張。
3.正確看待情緒反應
孕產婦處于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時期,在疫情影響下更容易感到緊張、恐慌甚至焦慮,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反應,減少自責等負面想法。
4.尋找情感支持
在情緒不好時,可以通過做自己喜歡的事、跟親友來傾訴來轉移注意力。
5.按照醫生建議進行產檢
去醫院時不必要過度緊張,做好自身和家屬防護,遵守醫院的防控要求。

工作人員如何進行心理調適?
1.要學習疾病防控知識,做好個人防護,避免過度焦慮
2.積極適應新的工作模式
在工作場所的,遵守單位的防控要求。
3.察覺自己的身心狀態
若出現過度疲勞和家里有確診/疑似患者/醫學觀察人員,一方面及時向領導同事求助,請求換崗或休息;另一方面可在線咨詢等方式尋求專業幫助。

疑似/確診患者及家屬如何進行心理調適?
1.接納需治療或隔離的處境
接納需要治療或隔離的處境。當焦慮、恐懼、自責等情緒出現時,提醒自己或家人這些情緒是正常的。
2.了解真實可靠的信息及知識
通過官方媒體獲取疫情信息,不信謠傳謠。
3.積極配合治療
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,進行自我鼓勵和肯定。
4.規律生活作息
適當放松練習,隔離時盡量維持正常生活作息,保持生活穩定性。5.尋求人際支持
與親朋好友相互問候、傾訴感受。

盛邦升華
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終身推動者

長按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
0335-7673998/7673999